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中国食品食品安全大家谈第6期——塑料包装含锑事件
核心提示:从该事件中,我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媒体公开的数据并没有计量单位,这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锑含量高低。故没有参考价值。第二,塑料包装存在锑,但目前,没有依据说明锑存在迁移或其迁移量,故不一定存在危害。第三,该事件如之前的绿色和平茶叶农残风波如出一辙,都存在“抛开限量(剂量)谈危害”,对公众存在误导倾向。
搜狐健康3月5日报道,搜狐健康对常见的12个品牌的饮品和调味品的塑料瓶体进行了检测,发现采用PET材料制造成的瓶体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属锑,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产品,如可口可乐、康师傅矿泉水、牛栏山二锅头、福临门调和油等,锑残留最高的是宽牌龙门米醋瓶体材料,而HDPE和PP材料制造成的瓶体则未检出锑。对此,中国饮料协会发布关于PET瓶中锑相关问题说明:塑料食品包装容器生产中使用锑催化剂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和认可。目前,网络报道了北京服装学院某教授对塑料包装中锑含量的检测结果。经核实该教授所采用的检测的新方法并非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同时公布的数据未标明单位,不具有科学性,不能作为判断产品是不是合格的依据。对于PET树脂中锑的限量、PET成型品中锑的限量、PET瓶三氧化二锑的使用量及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以锑计)、锑的检测方法,我国均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如GB 13114-1991、GB 13113-1991、GB 9685-2008、GB/T 5009.101-2003。饮料行业是一个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行业,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道德的底线,企业应遵守相应的国家标准,确保食品安全。针对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回应,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副教授龚龑博士表示抗议。
从该事件中,我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媒体公开的数据并没有计量单位,这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锑含量高低。故没有参考价值。第二,塑料包装存在锑,但目前,没有依据说明锑存在迁移或其迁移量,故不一定存在危害。第三,该事件如之前的绿色和平风波如出一辙,都存在“抛开限量(剂量)谈危害”,对公众存在误导倾向。
食品伙伴网在2013年3月18日至3月24日推出了食品安全大家谈2013年第6期“塑料包装含锑事件”的论坛专题讨论。食品论坛网友就该事件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地址:)。
网友“wenyang76”表示,该方法能否用于食品及相关产品的检测不是谁说科学与否,而是标准说的算。对于新型的X荧光能谱仪用于食品及相关产品中锑的含量应该是不可行的,所以,怀疑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搜狐报道中只是用了数据表示,连单位都没有,还说数据越大含量越多,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呢?锑是PET重要的催化剂,含量高也不一定就有危害,所以,要用迁移量进行控制。
网友“lcj4496”表示,任何检验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用一种检验饰品中元素的检验方法来检验塑料包装容器的有害元素,并不妥当。就算做科研,觉得有必要对这种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继续扩大,也得向有关标准制定机关提出建议或意见,待其批准后方可正式对外宣布检验结论。在此之前,研究成果只能是学术研究的范畴,并不能作为产品合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网友“升级马甲”表示,没有标准方法的检测与没有标准的“超标”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网友“江南水”表示,一是,非认证机构即无检测资质或有能力检但未得到认证,即使检测了也不应提供给公众或公布,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二是,检测标准问题,不少存在错漏,但检测的新方法及相应的仪器方面,个人认为,只要前处理方法合理,不见得一定按所谓国标的方法或仪器。
二、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正规化程度不够,将北京服装学院作为检测机构来检测食品(包装)并不合适。
网友“healthy10”表示,目前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正规化程度不够。因为一般来说,企业本身不检验锑,都是委托检验的。第三方机构(包括官方机构)的正规化有待提高。网友“首席大弟子”、“现实男孩”、“liaohongjian”等表达了此观点,认为北京服装学院作为检测机构来检测食品(包装)并不合适。
网友“江南水”表示,争来争去也无用,倒不如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改进食品用容器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生产许可条件。
网友“jiyanshen2011”表示,降低锑含量的措施有改进塑料食品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控制锑催化剂的使用;生产企业不使用PET材料塑料容器,提倡使用检测不含锑的HDPE和PP材料的塑料食品包装容器;政府部门加强监测控制,加大惩处力度,对使用含锑容器的企业重处,提高其违法成本;维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导向,使广大消费者知情,并积极维权。
网友“康桥夕阳”表示,食品接触性材料确实值得关注,也是将来应该纳入监管(目前已有包材的生产许可审核)。但今天的中国谈那个微量的迁移为时过早,就像那个什么过敏原一样。先把里面的原辅材料搞好再说。价格体系没理顺,在包材及检测上增加成本,只会使内容物更糟糕。
网友“anan237”表示,我觉得还是要从源头控制,一下子把饮料企业推到前面,也不公平。包装材料要针对它的迁移量而不是总量;还有不按照国标检测,结果是不被仲裁认可的,当然你可以说标准制定落后。
网友“sandy1001”表示,构筑食品安全保障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的努力,但其最核心的是法制保障,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和生产问题食品的企业采取严法惩治的手段,有了压力才有动力和警示作用。
网友“harry.huang”表示,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企业,也不在于政府的职能部门,而在于我们国家的监管制度本身的缺陷。
网友“fein008”表示,检出限高于标准值当然不合理,但是标准有合适的检测的新方法,只是标准不够严谨而已。
另外,网友“lpy1305”发主题帖,质疑了该事件,并表示搜狐健康的文章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说法。
以上是部分网友的发言和观点的汇总,感谢参与此次讨论的网友。目前,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塑料包装锑超标,饮食业需要监督,但更需要理性和科学的监督。